美国试管婴儿咨询

中国单身人口已超2.4亿 不婚族到底在想什么?

生娃要找“胖爸爸”,生娃要生“ABB”,三个起步,多生孩子才是最好的投资方式。

我是胖爸爸,带你解决一切问题:生育问题,社会问题,家庭问题,情感问题。

据统计,我国适婚青年的未婚比例逐年升高,截止到2020年底,我国单身人口数量已超过2.4亿,占总数的17.14%,再创历史新高。

未婚女性比例从5.3%升至18.3%,尤其是在诸如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将近三分之一26~35岁女性仍然保持单身。

 Part1. 

 30岁是道分水岭 

30岁好像是道分水岭,在无限接近30岁的年纪,有很多女性表示,内心非常焦虑,甚至一度想着随便找个人凑合结婚算了,但是当她们跨过30岁这道门槛,内心的焦虑、慌张好像彻底消散了,毕竟:“和不喜欢的人凑合,几年后再离婚又有什么意义,这只是浪费时间”。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在短短六年时间里,中国首次结婚人数下降了 41%,从 2013 年的 2380 万下降到 2019 年的 1390 万。

中国专家将连年下降的离婚率归因于适婚年龄人口的下降,是因为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2016年开始,中国允许夫妇生育两个孩子,二胎政策开启,但不管怎样,结婚率和出生依然在下降,从2016年到2019年,出生率从每千人13人下降到10人。

 Part2. 

 女性经济独立,婚姻不再是必需品 

1990年代,中国政府加快推行九年义务教育,让贫困地区的女童走进课堂;1999年,政府扩大高等教育以提高大学入学率;到2016年,女性在高等教育项目中开始超过男性,占大学生的52.5%和研究生的50.6%。

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女性获得了经济独立,婚姻不再像过去那样,对女性来说是必需品,现在的女性想要在结婚前追求自我发展和事业。

但是中国的性别对待以及父权传统并没有跟上这些变化。在中国,许多男性和岳父母仍然希望女性在婚后承担大部分的育儿和家务,即使在她们有全职工作的前提下。

婚姻对女性来说,需要付出的成本太大,不仅仅是嫁给一个人,而是嫁给男方这个家庭,要照顾孩子,要承担经济责任,同时还要兼顾起家务,婚姻带来了太多责任。

而且,社会上对女性的职业歧视现象司空见惯,女性很难同时兼顾事业和孩子。

越来越多的女性意识到,婚姻没有带给女性任何好处,性别上的不平等对待,反而让女性被婚姻束缚,带来了无尽的压力和责任,这些问题,让女性在进入婚姻制度之前犹豫不决。

 Part3. 

 两性都在推迟结婚时间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数据,从 1990 年到 2016 年,中国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龄从 22 岁上升到 25 岁,中国男性从 24 岁上升到 27 岁。

大城市的数字甚至更高。例如,2015年在上海,初婚的平均年龄是男性30岁,女性28岁。

女性社会和经济地位的提高也使得婚姻市场的两端寻找合适的伴侣变得更加困难,传统上,中国女性想要嫁给比自己学历和收入都更高的人,然而,这一点,很难达到。

 Part4. 

 将女性推回家庭生活 

老龄化人口增多,需要更多的人来承担育儿和养老,而女性则是这类工作默认的劳动力。媒体的宣传工作中,关于传统女性的角色宣传越来越多,再加上三胎政策,一成不变的职场性别歧视等,大方向上,还是希望更多的女性能够回归家庭。

继二孩政策后,各省政府将产假延长至国家标准规定的 98 天以上,最高达到 190 天。一些城市还开始向有二胎的夫妇 提供现金补贴。

不仅鼓励年轻人结婚,还试图降低越来越高的离婚率。30天离婚冷静期并没有扭转下降的结婚率,反而让更多人担心离婚冷静期会让破裂的婚姻更难结束,尤其是对于忍受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来说。

 Part5. 

 单身生子、去父留子等观念兴起 

自从放宽独生子女政策以来,职场中的女性性别歧视逐步加剧,年龄、对婚姻、生育的规划是每个女性面试过程中必遇的面试题,因为雇主担心女性入职不久就要生育,并休更多的产假。

在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的情况下,国家要求年轻女性结婚、生子,这些只会成为负担和压力,让更多的女性进一步排斥和疏远。

当女性在事业中获取一定的成就,越来越多的女性认识到,自身完全具备经济能力,那么,婚姻不再是必需品,即便靠自己,生育也成为一件可以独自完成的事情。